主页 > 风水

新房入住有什么讲究(新房入住的风俗文化和注意事项)

包宛白 2022-06-03 12:20:01 7195次 风水

在入住到新房子当中的第1天,不可以空着手进入新房子里去,手上一定要拿一些特别贵重的东西,要让长辈在前面晚辈跟在后面依次进入新房。住新房的第1天一定要开火,千万不能够冷冷灶,这样才能够证明正式入住了,也能够让家宅兴旺。打开炉灶以后,一定要做好一顿丰盛的饭菜,一来可以供奉灶君,二来可以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一顿饭,才能够表示以后家庭和睦。

新房入住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,不同的新房又会有不同的风俗,但是,有一些进房前的准备,大多数地方的民俗规矩还是相同或相近,只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。

新房入住,以农村风俗文化最为浓厚,民俗说法上也比较多。现在虽然很多人早已进了城,成为城里人。这些人虽然进城了,新房入住时,多多少少还带了一些农村烟火气息,仍旧遵守农村的一些习俗,尤其是地级和县级城市,仍然有一些人还讲究这些。

下面要介绍的是农村新房入住前,所有准备工作之中的一些传统风俗讲究和禁忌事项。至于一些新式新房的新式入住方式,已经不再讲究传统民俗,那是另一回事。

1、以传统方式入住新居时“火”有关的风俗

过去农村,人们通常把新居入住称为“进火”,也称“进新屋”,也有一些地方称为“入伙”,“进伙”。现在一些地方农村仍旧把新房入住称为“进火”,部分年轻人改称为“进新屋”。

为什么农村把新屋入住称为“进火”呢?

过去农村,火不仅供人们做饭,还供人取暖和照明,人间烟火也就成为人类生生不息的象征。

我国民间繁衍后代叫“传香火”,把知识和手艺代代相传下去,称“薪火相传”。薪火相传的原意是,柴烧尽,火种仍可流传,寓意前人的事业由后人接替,并且一代又一代接续下去。在普遍用柴火做饭的时代,“火种”成为一个家庭的象征。

因此,过去民间(包括农村和城镇),人们入住新房的时候,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带上火种。

这里列举长江中游一些农村,过去新居入住的具体做法。

入住新屋之日,全家人通常在天未亮之前,从老房子或原来住的地方出发,进入新房子。

新居入住那天,从老房子出发,一般男主人打着火把,挑着粮食(谷物),女主人拿着装有火子的器皿和提着米(有的用篮子,有的用米袋子),子女带上其他要带的东西(地方不同,要求不尽相同,但家庭成员不能空手进新屋)。之所以男女主人都要拿火种,主要是为了把火种带到新房,提供双保险,万一有一个人火种熄灭了,另一个人还有火种,这样就能保证把火种从老房子带到新房子。再说,火种象征家里的男女主人共同的家,到新居后,两个火种合在一起,寓意家庭和睦。

进入新房子后,男女主人将火放入柴火灶内或者火塘内,把火烧得旺旺的,寓意新房让家庭像火一样旺盛,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这也就是过去农村把进新屋称为“进火”的原因。

在烧火的时候,锅子或鼎罐内装满水,要把水烧得滚开,寓意进新屋后,家里的事业风生水起。

由于传统入住新房有以上“进火”的仪式,过去农村,人们在入住新房前,在老房子内,根据老房子距离新房子的远近,要精心准备火把(有的为竹缆绳、庄稼秸秆等)、木炭。同时,还要在新房子准备好容易点燃的柴火,免得进入新房后,进入柴火灶或火塘的柴火烧不起来,影响家里人的心情。

现在农村厨房里做饭的灶台,已经是现代化的灶台,不烧柴火了。进新屋时,但是,多数农村人家(包括部分城里人)还是沿袭了这种传统的“进火”仪式。只不过进入新房后,不用把火把和燃烧的木灰放在灶台上,而是放在客厅内的火盆内。“进火”的“火”也就成为一种象征。

因此,现代房屋的入住,也同样要精心准备。老房子这边要准备火把(有的地方用马灯代替,城里人更是如此)和木炭,新房子那边要准备好一个火盆。

当然,现在一些人嫌麻烦,不再讲究这些,那是另外一回事。

2、新房入住之中寓意“发”的食物风俗

辛辛苦苦建好新房子,进住的时候,都有一种热切的期望,期望住进新房子后,家庭面貌有新的气象和变化,欣欣向荣。

在我国农耕社会时期,农村民众有两种愿望,一是家里能够财源广进,富裕起来,也就是家里能够“发财”。二是家里几世同堂,子孙满堂,家里人越多越好,也就是家里能够“发人”。一句话就是希望家里“财发人发”。

喜事中常用“发菜”米花

也就是因为如此,农村人在家里操办喜事时,喜欢做一些“油炸食品”,尤其是进新屋更是少不了,寓意“财发人发”。

在农村,“油炸食品”俗称为“油发食品”,即把“炸”说成是“发”。这里的“发”,有在原来基础上增大、膨胀的意思。比如,油炸豆腐,俗称“发豆腐”,油炸薯片,称为“油发薯片”或“发薯片”,炸油条称为“发油条”等等。

农村把这种油炸食品,称为“发食”或“发菜”,又以做“发菜”最为普遍。人们认为“发菜”与“发财”谐音,寓意更好更吉利。

也就因为如此,民间在新房入住前,要在老房子或原住处准备“发菜”若干,进住新房子的那天一起带进去,以图有一个好的兆头。实际上,这是民间在进新屋时,对将来能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。

3、新房入住前要安祖神、家神、家谱和搬灶

安祖神、家神、家谱

我国民间历来崇拜自己的祖先,有一年四季祭祀祖先的习俗。很多地方,除了在固定的日子祭祀祖先外,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,都要在家里的堂屋内点燃香烛,敬祖先。

因此,人们认为,自己的家也是祖先的家,祖先常住在家中,才能荫庇子孙。很多地方人家中的堂屋内,或另安排房间,都设有神龛。只不过有的人家的神龛做得简单一些,有的人家的神龛则做得精致和复杂一些。

在农村,人们在新房入住前,要先在新屋内“安神龛”,即把神龛摆放或布置在相应的地方,一些地方还比较讲究,通常有一个安放的小仪式。按照农村民众的说法,在入住新房的那天,从老房子或原住处出门时(一般从堂屋大门出来),要请动祖先,让他们和自己家里人一起进入新屋。

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,但是,也说明我国民间历来就有尊重祖先的风俗。随便走到哪里,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先,希望祖先能跟着自己一起走。

至于“安家神”,所谓家神,通常指财神、门神、观音等,民间认为的家中之神。实际上,“安家神”与“安祖神”的仪式放在一起来完成。

同样,搬家谱与“安家神”一样,与“安祖神”一道来完成。只是不同的地方,家谱也有所不同。

有的地方所说的家谱,是真正意义上的家谱,用一个红色木盒子装起来。放置的地方,新修的家谱置于神龛边,老家谱因历史价值高,自然要收藏起来,不轻易示人,免得丢失或损坏。

还有的地方所说的家谱,并非真正的家谱,而是家谱轴子,也就是在一张大纸上画上家谱家的世系,并加入一些其他元素。这种家谱轴子挂在正堂中,或专设的屋内。

不管是安祖神、家神、家谱,还是搬灶,这种习俗在城镇不再讲究,而在农村也只有部分人,或部分地方还有讲究。

民居传统厨房

搬灶

过去农村,柴火灶或火塘是一家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设施。

搬灶,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民俗含义。过去农村,不管是柴火灶还是火塘,大多为土灶或土火塘,稍高档一点的也就加了一些砖。这些东西拆除后就破碎了,是无法搬走的,搬到新房子里也没用处。通常来说,人们在新房子内要砌新柴火灶或者新火塘,旧的柴火灶和火塘是不用搬的。

因此,“搬灶”的含义,并不是要把灶台或火塘,从老房子或原住处搬到新房子去,而是指把老房子的灶锅和灶王爷搬到新房子去。一般在新屋入住前,择吉日搬灶进新屋。具体时间,根据挑选的适合搬灶的吉利“日子”,但这日子与新屋入住是两回事,即为另一个日子,不能混淆。

现在农村,新修房子,灶台灶锅都要求是新的,旧的灶锅一般不用,从老房子或原住处搬过去,也就是为了尊重传统民俗,一种象征性的行为。再说,现在很多人家不再贴灶王爷的画像,也就没有灶王爷可搬走,一些讲究的人家,也就用语言来表示一下,说明把灶王爷搬过来了。

4、新房入住前要选择吉日

我国农村传统习俗,建房开工、上梁、进新屋、婚嫁等喜事,随便找个日子,而是都要择吉日良辰进行。也就是说,不仅日子要求吉利,就连每一道重要步骤的时辰也要吉利,其程序和仪式,要按照事先选取好的日子和时辰来操作。

现在很多农村人仍旧遵守着这种民俗,读者都比较熟悉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

5、新房入住前要贴对联

在我国民间,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,凡是家中有喜庆之事,都喜欢贴对联,俗称为“喜庆对联”,用于区别春联。新房入住也是一家人的喜庆之事,当然也要贴对联。在农村,《农家历》中就有专为新居入宅撰写的对联,供农家入住新居选择。比如:

“燕喜新居正暖

莺迁乔木日初长”

“吉星高照福安地

盛世促成和睦家”

“祥云环绕新门第

红日光临喜人家”

“新屋落成千载盛

阳光普照一家春”

如此等等,为新居增添喜庆的气氛。

现在农村一些人家入住新居时,还要挂彩带、红灯笼、花拱门等,喜庆气氛更加浓厚。这些当然也是在新居入居前要完成的准备工作。

6、新房入住前要安床

从民俗角度来说,民间“安床”,并不是随便把床摆放好,这其中也有一些风俗方面的讲究。不过,不同地方,在说法上不太一样,其中的禁忌说法也不太一样。还有所办的喜事不一样,“安床”的讲究也不一样。

比如,农村婚床的“安床”与进新屋的“安床”,在说法上就不一样。有的地方的婚安床“安床”,还衍生出一些民俗方面的讲究。比如,有的地方要请生肖属龙的男孩(儿童),在床上翻转,俗称翻床、翻铺;还有一些地方,“安床”后,结婚前,要男方家未婚的弟弟(或堂弟)在婚床上睡一晚,俗称“压床”,如此等等。这些习俗的目的,就是希望新婚夫妇早生贵子。

入住新居“安床”,重点是房屋主人之床的摆放,主要是床的摆放方位和摆放时辰的讲究和禁忌,传统做法还有一个小小的仪式。

不过,现在农村新式小楼房,从设计开始,就已经考虑到床的摆放位置,而新床都是购买的新式床,由人上门安装到位。因此,传统的“安床”习俗,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,很多人已不再讲究,实际上这种习俗已经逐渐消失。

(0)

猜你喜欢

相关推荐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toplearningteam@g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